白甲鱼(学名Onychostoma sim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白甲,爪流子,圆头鱼,属于广温性鱼类。
外形特征
白甲鱼体较高,头短阔,吻圆钝。口颇宽,下位,横裂,下颌具角质边缘。成负无须。侧线鳞46~49。背鳍硬刺具锯齿。栖息于水流较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冬季在岩穴深处或深坑中越冬。常以下颌刮取藻类为食。雌鱼体重约l市斤开始性成熟。3~5月,在多砂石的急流滩上产卵。肉细嫩、富脂肪。生长较快,3年鱼体重2公斤以上。个体较大,最大能长至7市斤。为地区性经济鱼类。
地理分布
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大多栖息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中,喜游弋于水的底层。
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
摄食强度最大是在3-4月份,冬季和生殖季节一般都很少或停止摄食。
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长江流域为4-6月,珠江流域为2-3月。产卵场多为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卵附着在水底砾石上进行孵化。
生长环境
白甲鱼属于广温性鱼类, 适应温度范围为0-36摄氏度 , 最适摄食生长温度18-28摄氏度,水温在8摄氏度以上时开始摄食,但摄食量占体重的比例较少,水温31摄氏度以上食欲减弱,水温超过35摄氏度时基本上停食。
当饲养水体中溶氧量低于1.343mg/L时开始浮头,当溶氧量低于0.584mg/L时鱼迟钝,呼吸频率加快而产生死亡。正常活动及摄食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5。
营养价值
白甲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9 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64.12%,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达7.86%,占氨基酸总量的12.26%,而谷氨酸是脑组织生化代谢中的重要氨基酸,参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赖氨酸的含量同样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9.05%,赖氨酸是人乳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因而白甲鱼是优质的催乳食品; 色氨酸含量最低,仅为0.14%,这种含量高低的分布规律与所报道的月鳢、鳗鲡 、中华鳖 、异育银鲫 、黄鳝等水产品基本一致。
白甲鱼肌肉中赖氨酸(Lys)的含量超过FAO/WHO模式和鸡蛋蛋白质, 为前者的11.46 倍, 这对于以谷物食品为主的膳食者来说,它可以弥补谷物食品中赖氨酸的不足,从而提高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白甲鱼肌肉中主要含有18 种脂肪酸,即饱和脂肪酸(SFA)8种,不饱和脂肪酸( UFA) 10 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7种。
脂肪是加热产生香气成分不可缺少的物质,尤其是高含量的PUFA能显著地增加香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的多汁性。白甲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肌肉脂肪酸的81.35%,白甲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钙磷含量比较高,铜铁锌的比值也较合理。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