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饵

鱼饵百科 2016-03-10 14:13:44

一般而言,白饵指的是由雪花粉、米饭、小麦粉等素食材料炮制的素饵。在一些钓鱼比赛的中后阶段,受惊打滑的鱼会对味道浓厚的饵料抱有警惕心,从而出现咬钩少,不要钩的情况。而白饵清淡的味道在此时反而能降低鱼儿的警惕性,发挥出良好的诱鱼效果。

白饵介绍

最简单的白饵,就是把常用的雪花粉按照一定的饵水比拌和而成,就是一团白饵。雪花粉又称马铃薯雪花全粉,是制作钓饵的一种主要原料,其具有非常好的膨散性和雾化性,用水拌和后,饵料细腻,所以又具有非常良好的诱食性和适口性。所以雪花粉又是白饵中几乎不可缺少的成份,可以说国内外大部分的白饵,都与雪花粉脱不了干系。因此又可以概括性地讲,雪花粉代表了大部分白饵的一些特点与特征。

首先,雪花粉在休闲野钓时,很少有人用到,即使在多种饵料的组合配方中,一般钓友用得也是较少的。这与雪花粉本身颗粒细腻,具有并不浓的粮食本味有关系。很多人在野钓时,喜欢用浓香、浓腥之类的较粗饵料,因为这样的饵料招鱼快、留鱼久。仅仅在钓鲢鳙时,人们才舍得用一些雪花粉,因为雪花粉雾化快,再加入一些各种香精增加味道,便能大量钓获鲢鳙等上层鱼类。反观竞技比赛中白饵的使用就要普遍得多,这是因为竞技比赛对饵料的状态、味型要求更高的结果。雾化就不必说了,从味型上来看,既可以利用雪花粉的清淡马铃薯味,也可以添加蛋奶、草莓香精等增加其诱食性。就如同雪花粉是一张白纸,要画什么颜色,由画家来决定。而钓鱼人就好比是画家,可以画山画水画花鸟……

白饵的制作

白饵的简单做法:20%的纯小麦蛋白粉。70%雪花粉。10%的地瓜粉(——由白薯晒干磨制。绝非地瓜淀粉)。混匀后加水调制既成。加水量自行把握。一般而言是1:1以下。

这种饵料通常是在窝子里有鱼。但是受到饵料惊吓的鱼儿,对饵料的形、色、香、味的警觉性已经极高的情况下,采用的无奈手段,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肥水塘用这种饵料。原因多半是,水体的严重污染,使得任何味道对于鱼儿无法起到引诱的作用,只能单纯的使用饵料的颜色和形状,引诱尚能开口的鱼饵咬钩。主要是用在喂鲢鱼的鱼坑内。离底钓一些鲫鱼。鲂鱼时所用的饵料。

也正因为白饵有轻淡、颗粒细,所以在开始的几竿,一定要快节奏,使用大饵团,到中鱼后,保持合适的节奏,保证持续不断诱鱼、连续上鱼。

白饵使用技巧

白饵的使用方法,一种是搓,一种是拉。

搓白饵也是钓鱼的基本功之一。能搓好白饵的,其竞技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对初学者而言,白饵并不好搓。但白饵又确实能解决一些竞技比赛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回避白饵不用。经常有钓手搓上白饵后在抛竿的过程中却掉落下来,或者在叭嗒一下落水时脱钩,再或者在到底后雾化太快空钩。种种问题都让初学者挠头。

搓好白饵,是个系统问题。首先要学会开白饵。白饵的吸水性往往很强,目前为止,小编所知道的饵水比例最高可达到1:4。吸水的量大,所以水要力争一次性加足,吸水的时间要充足,在搅拌的时候要充分均匀,但又不能打得太粘。这就要求初学者多尝试才行。其次是要把握好白饵中“麦蛋白”含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拉丝”含量。一般中搓饵中要求丝越少越好,丝少则容易雾化,更不易挡嘴。但太容易雾化会导致水较深时到底钩上无残留,钓不到鱼。丝较多时,搓到钩上比较不容易散落,但适口性不太好。两者之间必须按照鱼情来进行取舍。再次就是搓饵的手法。

搓饵大体上有三种形状:水滴形、圆形、长条形。水滴形注重的是将钩柄处搓得较圆滑,钩体部位的饵相对较松散;圆形的搓饵是全封闭,外表都很光滑,在水中雾化的速度较慢。长条形的搓饵两头松散,中间圆实光滑,属两头雾化快,中间残留多型。搓白饵易脱钩与最后的抛竿手法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白饵入水前人所能操控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白饵轻,附钩性相对弱,所以只能是荡出去,而不是靠竿尖的弹性弹出去的。一般来讲,在抛送饵料时,我们会把手捏在八字环或其以下,将主线绷直后轻拉使竿尖微弯后再送出去,借一点竿尖的弹力。但白饵却不行,这样弹出去十有八九会脱钩。解决的办法是改变一个细节,即在把主线绷直后,不使竿尖微弯,在一手放掉饵时的稍后一瞬间另一手挥竿将饵荡至钓点。这一细小的改变,可使饵脱钩的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拉白饵,也是一项技术活。相比大家都知道,饵料能否拉出,取决于饵料中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大,拉出的饵团越大。而白饵往往是非常细腻的,如何能够拉出来,技巧性很强。但如果要想把白饵拉出来象麦胚类饵料的效果,是不可能达到的。

白饵不好拉,却偏要拉,是鱼情独特的结果。因为鱼上大饵团的当多了,见到大团的饵料害怕,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时就喜欢吸食水底或漂浮在水中上尾的小饵团,对那些细小的饵团警惕性不高。人往往比鱼要聪明得多,懂得投其所好。极力使其上当,每次都有新花样。大团的白饵不吃,好,我来小白饵团,哪怕是钩尖上附着一丁点,也能诱鱼上钩!再加上拉白饵比搓白饵要快得多,所以在鱼相对较快速且拒食大团搓饵的时候,拉白饵就有很大的优势。拉白饵与搓白饵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对丝量的要求更加严格。既要拉得出来,在钩尖上有足够的有效残留,又能做到不挡嘴。同样,做到这点也需要多练习开拉白饵,在选用小麦蛋白粉(拉丝粉)时,尽量挑选优质的拉丝粉

钓鱼比赛使用白饵

竞技场上的选手不一定都具备“画家”的功夫,因此饵料厂家在雪花粉的基础上,再加以调整,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白饵,可搓的,可拉的;草莓味的,奶味的;清淡的,浓香的;发酵的,膨胀的。那么在竞技比赛中广泛使用白饵,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1、解决怕重味的问题。

大家知道,竞技比赛的鱼都是回锅鱼,也就是钓上来后再放入池中的鱼,一般初次被钓的鱼再放入后是不会马上开口再吃饵的。即使再吃饵,也会变得小心谨慎,不会再吃让它上过当的饵。特别是反复钓放过的鱼,口较猾,不肯轻易就食,而且害怕重味刺激,这时候清淡的白饵,就是要解决鱼吃口犹豫的问题,使之大胆吞食,再次上当。

2、解决挡嘴、吃口轻问题。

饵料中最为细腻的,非雪花粉莫属,而且软、轻。一般在竞技比赛中被钓过的鱼或天冷以后,鱼的开口很轻很小,如果用颗粒比较粗或含拉丝粉成份多的饵料去钓,往往钓者只见到浮标的信号却空枪连连。所以这时候使用白饵,就是上上之选,软轻的白饵,鱼只需要轻轻一吸,便可被吸入嘴中,浮标在正确调钓的前提下可以出现很清晰的入口信号。

3、解决猾口鱼快速吞吐不易中钩问题。

凡参加过竞技比赛的朋友都知道,猾口鱼是最难钓的,吃饵料时反复试探,快速吞吐,出现很多杂乱的信号,却空竿率很高。这时候如果适时使用白饵,并配合合适的钓组与钩来钓。当鱼吸食白饵时,饵与钩都可以轻易进嘴,进嘴后猾口鱼的常规动作就是要吐,但轻且易散的细腻白饵容易吐出来,剩下锋利的裸钩却不容易吐出来,总要挂住鱼嘴的哪个地方,因此中钩率可以大大提高。

4、解决鱼躁动不安的问题。

在竞技比赛中,如何快速诱鱼,是影响钓获的关键点。但是招鱼过多后,会产生鱼躁窝子的现象,这时候鱼受饵的味觉等感官刺激后非常兴奋,来回蹿,不好好吃食,窝点中鱼星鱼泡一片片上翻,浮标上表现出大黑标、大送标等夸张动作,可就是不容易中鱼。这时候使用较为淡味的白饵,可以有效控制鱼的情绪,使之安静下来,浮标很少出现鱼蹭线时造成的大而假的夸张动作。

本文作者:小林
一键安装好钓鱼APP

找钓场、查看钓鱼天气,跟钓友交流

相关推荐

蓝鲫X5

原创纸上谈鱼

化氏老酵玉米

好钓鱼

散炮草

纸上谈鱼

天元麸

纸上谈鱼

一木鲫

纸上谈鱼

鲤之虎

纸上谈鱼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青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