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野钓空军很正常,但是新手们也要积累一些经验

新手必看 2021-05-06 15:07:20

野钓“空军”一直是令新手们极为苦恼的事情,不过在我看来,“空军”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仅新手会“空军”,老渔翁也会“空军”,甚至钓鱼大师也可能“空军”。

虽然“空军”各有各的“空”法,但是“空军”之后你有没有收获一些心得?如果连自己为什么“空军”都总结不出来,那就不好办了。

无论学习什么技能,都要先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想着怎么提高,否则就是在拔苗助长。即便你看过几篇如何杜绝“空军”的文章,也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那么,我就先从根本上说一说新手该怎样积累经验,提高水平。

钓鱼的年头长了,经历的事情自然也多。

我挑选一段有代表性的钓鱼经历分享给大家。

那天,一众钓友齐刷刷地坐在一座水库的大坝上,这里鲤鱼、草鱼的鱼情不错,大家都在用长竿子挂玉米粒钓鱼。

日上三竿后,早上的那一拨鱼已经接近尾声了。

这时来了一个小伙子,坐在了我的左手边。他的钓箱、阳伞、防晒服一看就是新的,很显然,这套装备的主人是新手。

小伙子坐定后,出人意料地使了一把4.5米的竿子。

我们都常在这里钓,了解此处的水情。因为身后的大坝就是一条乡路,车辆频繁来往,尤其是重载的水泥罐车经过时,能明显感觉到脚下的护坡石都跟着颤,所以近岸处很少有谨慎的大体形鱼出没,大家因此都在用长竿钓远处。不过我想,或许人家和我不是一个路子,也可能他是来钓鲫鱼的。

总之,人家有人家的玩法,咱没必要跟着操心,看着自己的浮标就得了。

鲤鱼、草鱼本就口稀,加上该水库白天鱼情一贯不好,结果一天下来,整个大坝钓位一共没出来20条鱼,那小伙子自然没钓到。

下午3点多的时候,小伙子急了,开始试探着询问周遭的钓友:大哥,你用的啥饵啊?左面的回答:老坛玉米,你用啊?用就上我这儿抓点儿。小伙子说着谢谢,过去取了一把。

个把小时后,傍晚鱼情开始了,我钓了一条不到7斤重的草鱼,那小伙子看鱼的眼神明显带着绿光:大哥,你用的啥饵啊?

我给他看了一下我的半棒青玉米。

左右两个人分别用了两种鱼饵,小伙子可能有点懵,但最后还是忍不住管我要了一些青玉米回去。

给他剥嫩玉米的时候我问他:你也想钓鲤鱼、草鱼?

他的头点得和小鸡啄米一样:嗯嗯嗯,这大鲤鱼、大草鱼多好啊!刚看你的那条草鱼鳞片都是黄的,黄得发亮,太漂亮了……

我说:想钓鲤鱼、草鱼,你的竿子用短了,没看别人都是7.2米的竿子吗?近岸没有大鱼,我还以为你想钓鲫鱼呢。

新手去陌生水域钓鱼,如果别人用长竿子上鱼,你就一定不要固执地坚持用短竿了

直到此时,这小伙子才如梦初醒般地环视四周:我的妈呀,你们的竿子都这么长呀!我还寻思是我的鱼饵不行呢!完了完了……我还纳闷你们咋都不嫌累,用那么长的竿子干吗呢……”

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个小伙子很有代表性。大多数新手都会犯他的这几个错误。他的错误主要有三,第一,图方便,用短竿子,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鱼随时都会吃饵,错过了早高峰;第二,鱼饵至上论,钓不到鱼就认定是鱼饵有问题;第三,在用多大的线组以及如何调标之类的问题上纠结不清。

针对这个小伙子的“空军”经历,我做如下分析。

钓鱼是有上鱼的时间段的,尽量别错过咬钩高峰期

首先,他来得晚,错过了鱼口高峰。

钓鱼都是有上鱼的时间段的,不像喂鸡,撒上一把米,小鸡就会围过来吃。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错过了一拨鱼,一整天可能都白费了,而且钓鱼是个辛苦活,总要起早贪黑。

想安逸的话,这野鱼就不好钓了。

用短竿,图轻巧,也是一个错误。野鱼不但进食时间有规律,活动范围也有规律。

夏天野钓,大多数时候离岸边远一些会好得多。尤其是体形比较大的鱼种,它们不会轻易靠近岸边。

此外,多数人在某一水域都习惯性地长期使用长竿子钓鱼,窝子就会打得远,日久天长鱼的活动范围就会主要集中在窝料丰富的远处。

新手不明白这些道理也不怕,完全可以参照周围钓友们的用竿长度,这是去一个陌生水域选择竿长非常重要的参考。

如果别人用长竿子上鱼,你就一定不要固执地坚持用短竿了,可以尝试着用和别人等长的竿子。

野钓,我们不妨遵循一条最简单的用饵道理——只要鱼饵足够原生态就可以

很多新手在发现别人上鱼,而自己却没口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的用饵不自信(尤其是在陌生的水域),怀疑自己的鱼饵不对路,去看看别人用的啥饵,然后换来换去,把大把时间都浪费掉了。

这其实没什么,经验丰富的钓友尚且会怀疑自己的鱼饵,何况经验不足的新手。

其实,大多数的野生鱼是不挑食的,我们不妨遵循一条最简单的用饵道理——只要鱼饵足够原生态就可以,比如蚯蚓、现捞的河虾、田螺、玉米粒、麦粒,以及未经深加工、不添加香精色素的谷物粉。

我想强调的是,野钓,鱼口本来就不够密集,鱼饵换来换去大多于事无补,反倒有可能把窝子搅了。尤其钓体形较大的鱼种,它们更狡猾,受不得惊扰。

对新手小白来说,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线组的搭配和如何调钓了。关于线组搭配,我并没有具体的建议。

有人说细线组的信号会多一些,信号也会更好,对此我是认同的,但是就我本人来说,我还是喜欢粗线,因为让鱼上钩不是最终目的,让鱼上岸才是最终目的。

用细线信号固然会多一点,但是断线的情况也多,与其跑鱼后扼腕惋惜,不如事先做好准备,追求成功率。

况且,鱼的大小、性情、力道各不相同,产生的挣扎力也不同,莫说是野鱼,就算是黑坑里同样大小的同一种鱼,产生的力道也大相径庭,个别的黑坑里二三斤重的鲤鱼就像小毛驴子一样生猛,一个甩头就能威胁到3号子线的安全,而大多数黑坑中的二三斤重鲤鱼和草鱼,用1号子线就够用了。

抛开操作手法和技巧不说,鱼竿的硬度、长度等因素也都决定着线组的粗细。所以,当有些人简单粗暴地拿出具体数字的时候,我总觉得经不起推敲,不可信。

调钓的最佳状态不是灵敏,而是恰到好处

关于调钓,当天那个小伙子也询问过我。我当时只回答了一句话:这么大的生口鱼,不会在乎你浮标上一目两目的灵敏度差异。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钓这么大的野生鱼,我就更倾向于钓钝,而大多数新手则更倾向于灵。

眼下,关于“灵”的误导太多了,钓组粗了不灵,铅坠大了不灵,浮标钓得高了不灵……而在这种误导出现的同时,一个佐证则加深了这种误导,比如细线组的信号会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有谁意识到这其实和灵敏度没关系?怕是很多老钓手都不这么认为。

大鱼多在远离岸边的位置活动

什么是灵敏度?站在钓鱼的角度上说,灵敏度就是外力的运动距离传导至浮标时所表现出的大与小、快与慢,越同步则越灵,反之则钝。

根据力学常识,越短越硬的载体,对力的传导效果越理想。

那么,为了追求宝贵的灵敏度,我们干吗不用短钢丝来作子线?这样的话,浮标的动作会更加同步。

而我们理想中的子线恰恰和钢丝相反,要软,越软越好,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长度,有人甚至用大力马线作子线,这是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所谓的灵?错!是隐蔽性。

细且软的子线因为更具隐蔽性,所以也就更具欺骗性,鱼进食时没有了障碍感,也就放松警惕了,进食动作就会进行下去,浮标就会反应出叫人提竿的信号,并且准确率很高。

反之,饵一进口,鱼就感到了异样,它就会迅速吐掉,这个动作类似于简化版的“涮饵”,没错,就是这么快,因为鱼的反应速度是人类的400倍。

我们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鱼已经弃饵而去了,这个过程我们几乎察觉不到。

既然子线不是越“灵”越好,那么调钓是否越灵越好呢?同样不是。调钓的最佳状态是恰到好处。

在调钓方面,新手们也在盲目追求灵敏,甚至是那种可以明察秋毫的敏锐调钓。

明察秋毫,对调钓而言貌似是最理想的状态,哪怕鱼吻了一下鱼饵,浮标都会有相应的动作,这不好吗?因为这个思想作怪,新手们调钓的时候更趋于灵。

从物理学角度讲,浮标灵敏度越高,对外力的表达也就越明显。但是,钓鱼不是在做物理试验,鱼是活的,并且多种多样。

新手们一定没注意过,各种鱼咬钩的标相很多的时候和鱼嘴的部位是有关系的,这个关系不是绝对的,但是这个现象普遍存在。比如嘴朝上长的鱼爱送标,如翘嘴和鳊鱼,嘴朝下长的爱黑标,最典型的就是鲤鱼。

似乎鲜有人探究过这种现象和调钓之间的联系,我就抛砖引玉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细线组的信号多,不是因为它灵敏,而是因为它更隐蔽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挖掘机的铲斗,如果把它和钓鱼联系起来的话,那么铲斗就是朝上长的鱼嘴,工作起来是从下向上的运动,如果给出一个标相的话,就会是送标;鲤鱼在食物进嘴后转身游走,于是黑标。

说到这里,大家需要想一个问题:鲤鱼是把食物吃到嘴里后才转身游走出现黑标的,那么它凭什么会吃进去食物?是超灵敏的调钓吗?不是,超灵敏的调钓意味着子线垂直于水底,对于嘴朝下长的鲤鱼来说,垂直于水底的子线是碍事的,它们不会在发现子线存在的那一瞬间就放弃。

所以,钓鲤鱼我的调钓趋于钝,也就是子线躺底。子线躺底方便鲤鱼进食,这也是我所说的子线要有隐蔽性的办法之一。

其实调钓在灵钝之间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不仅受对象鱼种类影响,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的鱼口也需要有不同的调钓办法。

这里面只有规律,没有公式,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大家的技术、经验、理解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后才会涉及。

本文作者:悦钓钓鱼视频
相关推荐

小鱼一闹就火冒三丈,庆幸老司机指点迷津

趣野钓

奇了怪了,每一次提竿都没鱼,被迫用上这狠招

趣野钓

避杂鱼钓大鱼,手把手教你

90后小飞

新手养成这四个好习惯,渔获自然少不了

小刘钓鱼方程式

到陌生水域钓鱼,从三方面入手

小刘钓鱼

是否要露出钩尖,要从鱼种、饵料、垂钓水域方面入手

小刘钓鱼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青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