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圈子里管断线,叫做切线,主线断了,叫切主线,子线断了了,叫切子线,在不额外说明切的是主线还是子线,基本上泛指的都是子线;为什么这样命名,也没什么考证的机会了,但是这个说法,在圈子里非常流行;
在野钓中,脱钩常见,空军常见,而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情况,就是切线,如果频繁切线,基本上都可以判断为水底复杂,挂底频繁;
如果偶然遭遇打桩、拔河,也就是死活提不动钓组,然后再切线,往往会有这么一个判断,中大鱼,子线切了;
关于切子线,其实诱因有很多,被大家最熟知的,是子线伤线了,比如缠绕、拉拽、暴晒,都会导致鱼线受伤,再遇到大鱼中钩,确实是有极大的概率切线;但是,在大多数切线状况出现时,伤线,而后大鱼中钩后的切线,概率是非常之低的;
伤线,顾名思义,就是鱼线受伤,正如前文所言,子线打卷、缠绕,而后有鱼中钩,会导致鱼线缠绕处受力不均匀,导致鱼线内部物理结构发生变化;过度拉拽,也会导致鱼线内部发生变化;
暴晒,则会导致鱼线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鱼线从物理层面上变脆,这几个原因都是导致鱼线受伤的缘由,但是一旦鱼线受伤,不管中钩是大鱼还是小鱼,都有极大的概率切线,而切线的时机,则完全没什么规律;
所以在实战中,因为伤线导致的切线,大多数是因为粗心、马虎导致的,真正中鱼后导致的切线,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的:
原因一、子线过短
在野钓中,到底子线长还是短,其实是众说纷纷的,因为在实战中,子线短,有子线短的好处,子线长,有子线长的优势,但是,就鱼线的物理结构而言;
鱼线受力间距越短,其微观粒子的引力受外力影响,被打破的瞬间,就会导致鱼线断裂;碳素、尼龙材质的鱼线,线径越均匀,微观粒子层面的引力越均匀,越不易受外力影响;
但是受力间距短了,很容易导致鱼线线径发生变化,然后会因为这种变化,打破微观粒子层面的引力,从而导致鱼线断裂;
总结的说,鱼线越短,中钩鱼越大,鱼线断裂的可能性就越大,鱼线越长,中钩鱼越小,鱼线断裂的可能性就越小;
原因二、主子线搭配不当
关于主线和子线的搭配,其实是没有通用组合公式的,即使我们用的最多的,主子线比例2:1,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怎么科学;
鱼线的最大受力值,和打结受力值并不相同,而子线的打结受力值和主线的打结受力值也不相同;
所以我们在搭配主子线时,严格来说,应该是主线打结受力值,是子线打结受力值1倍时,而中钩鱼体重x3≈子线打结受力值阈值;
只要中钩鱼的体重大约在这个范围内,基本上切线的概率都比较低;当然,这个公式的推导并不算精准,但是,在这个公式之内,进行主子线搭配,只要补伤线,基本上是不存在切线的可能的;
举个例子,我们主线采用2.0,按这个公式,子线可选1.2~1.5理论上来说,这样的线组搭配,6~8斤的鱼,都不会切线;但是,一旦小于、大于这个线号组合,则很容易导致子线在打结处切线;
总结
之所以在实战中,认为这种公式搭配不太精准,是因为考虑到竿身的调性、硬度,线组承受的阈值,会有一个明显的区间范围,简单的说,就是竿身越硬,阈值越低,竿身越软,阈值越高,但是因为钓鱼人个体不同,这个数值没有办法精准,最多也就做一个统计模型出来;
当然了,钓鱼是非得讲科学,但是又不太容易讲清楚的户外运动,在国内尤其如此,不管是厂家还是商家,亦或者是钓鱼人,情愿痴迷渔具参数,而不愿意在实战统计模型上多下功夫,对我们普通钓鱼人而言,知道个大概,再结合自身的条件,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