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是需要打窝的,而窝料的最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用饵料的味型,将附近的鱼群吸引近窝点,那么这个短句中,“附近”这个词,其实是个比较泛泛的词语,附近,到底是多远,以窝点为圆心,方圆30~50平米也是附近,以窝点为圆心,方圆300~500平米也是附近,那么要是在海中,方圆三五十平方公里,也可以称为附近;那么问题来了,窝料诱鱼,最多可以吸引多远的鱼进窝。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因为有钓友留言,想了解一下,小药的穿透力到底是个什么概念;那么小药的穿透力,和饵料的味型,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小药+窝料=味型浓度增加,小药加窝料≠味型传播距离增加
窝料的作用,就是用数量来堆砌,从而使窝料的香型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时,大量的窝料,能使得进窝的鱼群,可以保持长时间的进食;那么小药+窝料的组合,按照商家宣传的结果,就是窝料的味型浓度增加了,从而导致窝料味型的穿透力,也就是窝料味型的传播区域就更广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诱鱼效果,那实际上,是不是这么回事呢?这就要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1、味型的浓度和传播的区域有什么关系
2、鱼的有效有嗅觉区域,到底有多远
3、是不是味型浓度越高,传播的区域就越广
这个三个角度,只要我们全部能搞明白,那么我们在实战中,就能知道,到底添加小药有没有用,以及,在实战中,到底怎么用小药的效果才会更好,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选用小药,亦或者,小药其实没什么用;
一、到底什么是味型,以及什么是味型浓度
气味,定义很简单,物体自身散发的味道,就叫做气味,只要有嗅觉系统,就能闻到气;而具体的阐述,气味是两个概念的组合体,气,是指这一种挥发物,是一张物质,我们理解的香、臭等气味,其实都是小分子结构的物质挥发时的状态,能被我们的嗅觉器官捕捉;
接下来是味,味是一种感知,是我们的嗅觉器官捕捉后,我们的嗅觉器官根据捕捉到气体分子的物理量(数量)的大小,从而判断出具体的数值大小,反馈给大脑的一个讯号,数量大,大脑就认为气味浓,数量小,电脑就认为气味淡;
而总结的说,气味不单指某一种物质,而是指嗅觉器官捕捉到气味分子之后,大脑给出的判断以及认知,叫做香型,而香型的浓度,则是根据产生气味分子的物体,能挥发气味分子的浓度,以及嗅觉器官的灵敏度有关。
二、味型是靠什么传播的,传播的距离有阈值么
经过现代物理研究,介质不同,气味分子的传播速率并不相同,比如在空气中,气味分子的传播可以达到100~200米/秒,但是这并不代表气味可以在1分钟传播到几公里远,因为空气中微小颗粒(其实就是类似PM2.5)的直径、浓度,大气的压力、湿度等客观因素不同,都会导致气味分子在空气中传播的速率衰减,而关于气味分子的传播路径,目前的各派研究体系,都无法做到统一:
1、振动学说;气味分子从从散发气味的物体挥发出来,然后气味因为介质的振动,传播到附近,在传播的过程中,被有嗅觉神经捕捉的生物判断并认知出气味的浓度、差异,而因为距离的远近不同,嗅觉器官的灵敏度阈值不同,所以气味的散播距离并无明显界限;比如人最多能闻到100~200米外的味型,而鲨鱼能在50公里以外闻到海水中的血腥味,而狗能在两平方公里闻到深埋在50~60厘米的骨头。
2、化学说,气味分子从散播物体上挥发,然后通过介质被嗅觉器官捕捉,和嗅觉细胞产生化学反应之后,才产生了嗅觉,而味型的浓度,则完全根据气味分子的数量有关,至于散播的距离,则根嗅觉细胞的灵敏度有关。
3、酶学说,该学说的重点,在于分析研究气味种类的差异原因,对味型的浓度、传播距离并不没有深入的介绍;
4、立体结构说,这是近期最著名的气味柱学说,认为气味的之间的差别,是有气味物质分子的外形和大小决定,将人类能接受的气味按照6种立体三棱柱形排列,认为人类能接受的味型其实有七种,樟脑臭、醚臭、薄荷臭、麝香、花香、刺激臭、腐败臭,因为醚臭属于化学臭,所以将出了醚臭之外的六种臭,做了一个区间划分,人类所有的味型,都在这六种味型区间之内。
结论很遗憾,迄今为止,人类关于嗅觉的研究并没有定论,以上这四种学说,仅仅能解决,人,对嗅觉、气味的部分认知,但是却无法阐述所有的问题,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大致观点:
1、产生气味的分子浓度越大,味型的浓度越大;(振动学说)
2、气味分子的数量越大,理论上传播的距离越广;(振动学说)
3、嗅觉器官捕捉气味分子的能力是有阈值的,味型超过了阈值,则会产生预警作用(立体结构学说和化学说)
4、气味的种类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物种,对气味的好感度是不同的;(酶学说)
5、不同的物种个体,因为嗅觉器官的灵敏度不同,对味型浓度的阈值是不同的;(化学说)
6、气味的种类不同,对消化器官的刺激效果不同;(酶学说)
7、气味分子的浓度超过阈值,会严重刺激呼吸器官;(化学说)
根据以上的学说,如果单独说小药有用,或者说小药没有用,都是不太科学的,因为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证明,小药一定没有用,也没有结论证明,小药一定有用,换句话说,小药的穿透力,这个说法到底是伪命题,还是真实的,其实没有结论,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一些我们可以用以实战的结论:
结论一、
小药添加在饵料中,确实是有助于提高饵料的整体香型,但是具体添加的比例,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饵料的味型,在水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水分子,而就算同一水域,不同时间段,水中的杂质含量也不同,相应的,传播的区域并不太固定,比如清晨和午夜;
因为水中杂质活跃度差,所以水质相对澄净,但是气味分子在水中的传播,会因为介质减少,衰减的很厉害;而在白天,因为气温、水温的因素,水中的杂质比较多,所以气味分子的传播范反而会远一些;
但是,水质越肥,微生物越多,又会严重干嗅觉器官捕捉气味分子,这也就是所谓的穿透力,而事实上,应该说是气味分子的抗干扰力,但是遗憾的是,根据气味柱,也就是立体结构学说,气味分子浓度不同,从而产生味型变化,就算极端的味型,如腐臭对花香,也无法做到彻底覆盖,所以穿透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小药厂家自己的理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除此之外,水流的流速,对气味分子的传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以上这些因素,统统都不是决定性因素,或者说,气味传播的距离,单一的因素是无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小药数量的添加,宜少不宜多。
结论二、
有嗅觉器官的生物,嗅觉器官的灵敏度有高低差异,比如狗和猪的嗅觉灵敏度,比人发达,而鱼的嗅觉灵敏度,又比猪狗要发达许多,而这个许多,如果用数字来比说明,那猪狗和人之间的差异,至少要以百为单位,而猪狗和鱼之间的差异,也是以百为单位的。
所以人觉的尚可的味型,对猪狗来说,就是刺激,对鱼来说,就超过味型接受的阈值,从而有可能会对呼吸道、消化道等器官产生浓郁的刺激,这也是为什么不用小药,反而有鱼进窝给口,用了小药,鱼口几乎为零,说白了就是味型浓度超标;
鱼被吸引的时候,气味分子浓度已经稀释到阈值以内,但是游到窝点附近,气味分子的浓度骤升,鱼群是无法驻留的,但是游远了,气味分子的浓度又衰减了,所以又洄游,因为鱼的智力并不高,所以就会表现出,想走又走不远,来回在窝点巡游的迹象。
结论三、
化工合成类小药和自然萃取类小药,如果产生的香烃分子式是一样的话,那么使用效果,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鱼的嗅觉器官捕捉气味分子后,不管是化学反应还是酶反应,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香烃分子的分子式不一样,即使我们的嗅觉器官判断香味趋近,但是,化学反应的结果是不同的。
这就是为什么高价位的小药,至少不会死窝,而低廉成本的化学药剂小药,闻起来味型差异并不大,但是很容易死窝,这是因为香烃的分子式接近而不一致,所以导致嗅觉器官捕捉的香烃分子之后,产生的化学反应结果不同,前者是良性的,最多对嗅觉器官预警,后者就变成了对呼吸道、消化道的刺激,结果不想可知。
总结
世间万物的出现,必有其合理的地方,一昧的抹杀小药的功效是不可取的,但是一昧的追捧,也是不靠谱的,合理、科学、理性的面对,严谨、谨慎、系统的运用,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适合自己的体系,这才是正确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