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鱼5大逃生技巧,你可得注意了

鱼的习性 2018-10-01 14:01:15

求生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当然鱼也不例外,而有着鱼里面的逃生专家之称的鲇鱼的逃生技巧你可不能忽视。

伎俩一:栽桩

栽桩,这是一个很形象的词汇,是指鱼儿为了摆脱险境,突然将头扎进较松软的泥沙里,或躲到沟坎下、乱石间,头朝下、尾朝上,一动不动,就像一根木桩钉在那儿。栽桩术是鲇鱼惯用的逃生伎俩之一。尤其是体重超过1.5千克的较大鲇鱼,常将此招法作为逃生的首选。

不过,它要想成功地施展栽桩术逃生,必须得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有有利的时机,即钓者在控竿过程中出现了瞬间松线(未绷紧钓竿),二是有特定的环境,即水底是松软的泥沙或有沟坎、乱石等障碍物。

既然已经了解鲇鱼栽桩的习惯和条件,就可以有意识地遏制水中的猎物。

1.石击竿体。敲击时要绷紧钓线,使击打产生震动并通过钓线迅速传到钩上,加剧其伤口的疼痛,以此逼迫它“拔桩”。

2.狂轰滥炸。栽桩位置距离你较近时可以石块作“炮弹”迫它拔桩;位置较远时可用抛竿配重坠连续“轰炸”。

3.静观其变。假如上两招不奏效,可将钓竿放回支架上,使钓线处于松弛状态,静观其变。这样做的目的是麻痹水底的鱼儿,让它误以为“警报”解除,即刻移位。

伎俩二:钻洞

水域中的洞穴错综复杂,鲇鱼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繁衍生息都离不开这个“家园”。可以说,“鲇鱼家族”对于洞穴有着一种极不寻常的特殊依赖。小鲇鱼初长成时就在洞穴里或洞口附近嬉戏玩耍、捕食小鱼小虾,遇到危险(包括误食异物)更会本能地窜回洞穴(包括石缝、木桩或稠密的草丛等)……当中钩的鲇鱼一旦钻进这些环境复杂的洞穴,再想将它“请”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也有例外……

2009年8月的一天,我在牡丹江橡胶坝(现已改造为发电站)上游约200米处,钓获一尾1.6千克的野生大鲇鱼。这个生有黄色斑纹的大家伙,让我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从洞穴中硬拖出来。原来,由于它吞钩太猛,已将钩吞至腹部深处,受不了猛力拉扯,这才痛不欲生地离开了“避难所”。

但这样的情况毕竟较少。所以为了避免鲇鱼在中钩后使出钻洞的逃生伎俩,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操作:

1.扬竿猛且快。鲇鱼索饵有两种方式:一是口衔,二是吞咽。鲇鱼的唇部是由硬骨和软骨组成,当它口衔饵被鱼钩刺中时鱼唇不易被穿透,常出现脱鱼,所以在扬竿时应适当力猛一些。吞咽导致的后果最为严重——鱼钩刺扯下那撕心裂肺的痛,会让它发疯似地钻入任何一个可深藏的洞穴,从而给钓者带来难解决的麻烦,因此扬竿要及时。

2.扬竿、后退绷线。以抛竿为例,扬竿后要紧绷钓线,不得出现任何松动或缓冲(多出现在扬竿后瞬间)。为避免此问题,我们在扬竿后应立即连贯性地向后退步,直至将扬过头顶的竿梢在紧绷状态下恢复到收线牵鱼的位置。接下来一鼓作气、摇轮收线,摇速以能将鱼快速牵离水底为准,使其不能再施展钻洞逃生招术。

伎俩三:翻滚

凡是玩过“懒钩”(夜里下钩早晨起钩)的朋友,恐怕都领教过老鲇这一“绝技”的厉害。当“懒钩”中鱼,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老鲇有足够的时间甩开膀子折腾。

那么,鲇鱼是怎样将鱼钩甩掉逃脱的呢?说来有趣,它在翻滚身体时如果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那它就不会再逆时针转,这想才能达到它的目的:每翻滚一圈,子线就无形中拧了一道劲儿;翻转次数越多,子线拧圈儿越多。当子线拧劲儿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卷曲、乱作一团,导致线体强度大大降低,特别是结节拉力降至极限时,很容易断掉。更离奇的情况还有:当老鲇没能挣断线而继续死命地向同一方向翻滚后,那根仅有五六厘米长的子线将紧紧缠绕到靠近钩柄处的钩把上。接下来就更不可思议了:在强有力的螺旋劲儿作用下,鱼钩会突然翻个筋斗,整个儿倒了过来,钩背朝上、钩尖冲下了,就好像有人在表演倒挂金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鱼钩倒刺再长,也会失去作用,老鲇必将逃出生天。

如何对付老鲇的这招翻滚术?

1.子线加转环。即在主线与子线的连接处加装一枚中小型无别针转环,可解决子线卷曲绕劲儿的问题。

2.以勤代“懒”。将所谓的“懒钩”钓法换作守钩待鱼,不仅可以享受美好的垂钓过程,过足钓瘾、提高战绩,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在有人看钩的情况下,老鲇就没机会施展翻滚术了。

伎俩四:回头

任何各类的鱼、包括捕食凶猛的鲇鱼,一旦出现“鱼回头”,脱钩的几率就会很高;眼看快要到手的战利品眨眼间丢了,那心情别提多难受了。

回头是老鲇常用的一种逃生手段,多发生在遛鱼至中程和近程(近岸水边)。它的招术是开始只横向左突右冲,这时钓线与鱼体的角度一般是80°~90°,鱼钩仍牢牢地挂着鱼嘴。不过当钓线与鱼体的角度逐渐缩小,钩在鱼嘴上的钩也会随之产生角度变化,甚至是沿刺穿处退出来,此时只有前钩弯还卡在鱼唇上,老鲇则会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头甩尾,继而吐钩逃去。这便是鲇鱼在中程逃逸的惯用伎俩。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生在近程水域:当狡猾的老鲇被拖到近水、距离岸边越来越近的时候,因为恐慌它会突然发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身回头、横冲直撞,利用岸边水浅、凸凹不平的地形拼死一搏,常常在水花飞溅中挣断钓线、逃之夭夭。

怎样对付老鲇的回头逃生呢?

1.合理控线。牵鱼控线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扬竿后立马将线绷直拉紧(这点非常重要)。如果稍有失误,使线松弛,就等于给鱼创造了潜逃机会。第二步,进入中程水域后,要利用娴熟的控鱼技术将其牢牢地控制在手——只允许它横向或斜向冲刺,避免直线窜逃。第三步,当鱼靠近岸边时能抄则抄,不能抄可将鱼嘴提出水面,然后顺势提上岸。

2.选准武器。竿是钓鱼人手中的武器,尤其是抛竿被钓友称之为挑战大物的重型武器。在应对鱼回头方面,笔者认为选中硬调竿为宜,因为中硬竿竿体壮实、弹性十足,控鱼轻松。而使用软调抛竿遛鱼,鱼回头的几率就高很多,在与鱼较量中也显得力不从心。

伎俩五:越狱

老鲇入护,身陷囹圄,再想逃,一个字:难!但是,假如处理不当,护里的老鲇却真能越“狱”潜逃。这都是钓鱼人鱼护处理方面造成的:

1.水中的螯虾、水鼠等,经常出没于生有深稞杂草和乱石的近岸水区,而有的人却偏偏就喜欢随意将鱼护置于这种远离钓位、隐蔽的地方。结果,这些“盗鱼贼”将护网嗑破;护中老鲇发现“后门”,岂有不逃之理!

2.许多钓鱼人喜欢将鱼护口放低,距水面40厘米以下,还有更低的,几乎与水面持平,这就给笼中“囚犯”创造了便利条件。要知道,老鲇跳出这样高度的护口,真是小菜一碟。

3.人为地在鱼护里搭设“天梯”也给鲇鱼“越狱”创造了条件。这所谓的“天梯”不是别的,仅仅是一把蒿草而已。说明白些,就是在网口上盖一些蒿草时掉进了护内。笔者就犯过这样的错误——多年前的一天,我和钓友老李、小杨结伴到镜泊湖一湖汊夜钓。我们三人使用的都是抛竿、串钩挂泥鳅,主钓鲇鱼。我首先开竿,钓起一尾体重约1.7千克的黑色湖鲇。装进网笼,我顺手从岸边拔下一把蒿草,胡乱盖在网口。战至晚9时许,我们每人的钓获都增至两位数。突然,我听到放鱼兜的地方传来“咕咚”一声。

我疑惑地问老李是什么动静。他说那是青蛙跳到水中的声音。我将信将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恰好看到一只青蛙跃进水中,我这才相信是青蛙跳水的声音。后来放置鱼护那里又断续传来“青蛙跳水”声,我见怪不怪了。哪成想,第二天清晨清点“战利品”时才恍然惊醒:哪里是青蛙跳水!网兜里只剩三条小湖鲇及几尾黄颡,其余的大鲇鱼全部成功“越狱”。经验丰富的老李一看这情况,憋不住大笑起来:“老赵啊!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瞅瞅,你掉进鱼兜里那几根蒿草成了鱼儿的‘救命稻草’,它们就是顺着蒿草茎窜爬上来的,再加上网口蒿草的‘协助’,都顺利逃跑啦!”

鱼护搁置不当,竟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得多憋气!所以为了避免让老鲇“越狱”,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比如:钓鲇鱼所用的网式鱼护正体长度,应不小于1米。存鱼后放置高度要达到网口至少高出水面40厘米,余下的部分则置于水中。另外还要将护口封好。封护口主要有绳扎、封盖、夹封等方法。绳扎安全系数最高,但操作起来麻烦。封盖法主要是用浸湿的毛巾或抹布叠成双层盖于护口之上,效果也不错。夹封法就是用带齿的“鳄鱼夹”夹住护(网)脖,既安全又便捷,笔者常用此法,多年来再未跑过鱼。提醒大家:上述几种封护方法只适用于口径较小的网式鱼护,大型桶式鱼护和阔口身长的其他鱼护勿需使用。此外,如果钓到大家伙,不要存养在鱼护里,最好系“笼头”。鲇鱼的上下腭生有锋利细密的牙齿,为防止存养期间它嗑断线绳,拴“笼头”的部位应选在颈部,才可保万无一失。

本文作者:不爱吃鱼的瞄
相关推荐

如何分辨鲫鱼鲤鱼鲢鱼草鱼青鱼的鱼泡?快速找鱼群

原创推荐碳烤八爪鱼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青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