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千古鱼钩事,小小鱼钩的五千年进化史

渔具资讯 2020-09-11 15:32:43

鱼钩,是钓鱼这项运动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钓鱼的历史,甚至能追溯到智人时代,换句话说,钓鱼很可能是一项比人类文明更早诞生的运动;

且不说人类文明史和钓鱼之间的具体关系,仅仅是从国内外各个古迹中考古发现,就可以总结出,独属于钓鱼的史书;当然,受材质所限,古人用的鱼竿、鱼漂、鱼线、鱼饵,迄今为止都没有实物出土,我们只能从一些古诗、古文、国画,遥想时空另一头的钓友们,在资源丰富的彼时,能享受到多么巨大的乐趣;

好在不同时期的文明,都留下了鱼钩,这种很难被时间摧毁实物,让我们可以沿着历史长河,畅想昔日的钓趣,而我们根据鱼钩的材质不同,可以将鱼钩的进化史,划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阶段:远古期石器时代

•第二阶段:上古玉器、青铜时代

•第三阶段:中古铁器时代

•第四阶段:现代合金时代

接下来,我们就随着历史的节奏,来赏阅属于我们钓鱼人自己的历史画卷,笔力所限,精美不足,万望见谅;

斯卡特古洞出土的贝壳制鱼钩

第一阶段、以石器、骨头为主的远古石器时代

钓鱼是早于人类文明的一项捕猎运动,因为在全球好几处智人时代的出土文物中,都有用动物骨头、鱼骨、贝壳、石器等磨制的鱼钩,

在日本冲绳的南部山区,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考古探险队伍,发现并命名了斯卡特古洞,在进行挖掘之后,证明其是距今3万年以前的智人遗址,在山洞内,发现了一枚长2厘米左右,用贝壳磨制的鱼钩状物体;经过日本当地钓鱼爱好者实验,用材质相等的贝壳1:1磨制出一枚等比例的钩状物,在日本冲绳的近海,钓获若干条约30厘米长的海生罗非鱼,证明这枚钩状物,应该就是智人用来垂钓捕鱼所用;随后用碳14同位素测定,该枚鱼钩距今约2.3万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鱼钩;

在贵州通海兴义遗址,发现了骨制、石制鱼钩,距今4000多年;辽宁大连海县的广鹿岛遗址,一次性出土36枚兽骨磨制的鱼钩,距今8000多年;连云港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用禽骨打磨的倒刺弯钩12枚,无倒刺鱼钩8枚;在这个时期,鱼钩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第一点:制作材料都是以贝壳、石器、兽骨、禽骨制作;

•第二点:鱼钩普遍的形状,尖锐的直角打磨出倒刺钩状,或者是略弯曲的钩状,严格来说,是以卡、刺为主,有现代鱼钩的雏形,但是刺鱼的角度远不如现代工艺的鱼钩,所以出土的鱼钩,大多数是断裂,列横很难拼凑完整;

•第三点:之所以判定类似器物为鱼钩,是因为钩柄上方都有明显的打磨成槽的痕迹,用来固定鱼线

注:在这个时期出土的文物,普遍有麻丝、动物肠衣编制的残留物,可以判断为是早期的鱼线。

古代玉质鱼钩

第二阶段、以玉器、青铜器为主的上古时代

中国的远古时代,定义其实比较简单,以夏商周三朝为主,都可以认定是上古时代;在这期间,出土的鱼钩状文物材质,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玉器,第二种,是青铜器;以殷商时期为主的玉制鱼钩,基本器型已经很贴合近代的鱼钩,至少有明显的钩底、钩尖,钩柄处被打磨穿透成孔;

而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钩,则分别具有钩底、钩尖、钩柄,有粗丝、细丝,长柄、短柄等不同的区别,大多钩尖到钩底是锐角,钩底到钩柄为钝角;非常接近现在传统的鹤型钩、龟背钩;

战国青铜鱼钩

青铜是铜锡合金,硬度高,密度大,缺点是比较脆,所以这个时期的鱼钩普遍具有三个特征点:

•第一点:钩体较粗,因为较粗的钩体,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值;

•第二点:鱼钩已经由整体刺鱼,倒刺挂鱼,改为钩尖、钩底刺穿鱼唇、鱼身,换而言之这个时期的鱼钩,除了钩体、钩身的直径比比较粗之外,大体的外能、功能,和近代的鱼钩,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第三点:因为生产工艺的更迭,钩柄处出现更为明显的仕挂功能区,有明显的栓绑鱼线的功能区域,虽然不起眼,但是足以说明,鱼钩的生产工艺,已经得到明显的进步;

在这个时期,鱼钩主要是铸模、打造的,在1964抚顺市莲花堡出土的战国遗址,就有完整的铸模、打造鱼钩的工作区域,甚至还出土了两枚熟铁工艺,已经生锈的铁质鱼钩;

明代铁质鱼钩

第三阶段:中古时期,以铁质为主的鱼钩

在战国末年,随着兵器材质、工艺的进步,铁质兵器已经开始在流行,鱼钩也由铜锡合金,转为由生铁铸模、捶打,二次加热、淬火的熟铁工艺,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因为鱼钩是由针状物敲打为钩状,相比较兵器而言,更容易改变铁坯中含碳量;

自此,一直到民国期间,鱼钩的材质几乎都是用类似工艺打造,需要特别点出,所谓是敲针为钩,不是说先做成缝衣针,然后再打造成鱼钩,其实是先将生铁的铁块打成针状,然后反复捶打后再用油脂进行淬火后,然后再进行打磨,然后才能算是成品,关于这一点,在北宋的诸多文献中,多有记载;

现代合金鱼钩

第四阶段:以新中国成立为时间节点的合金时代

建国之后,我国的工艺基础极为薄弱,尤其是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几乎都离不开钢材的需求,钓鱼这个小众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么需要钓鱼人自己动手DIY,要么就是有海外关系从日本、台湾、欧美国家输入;

这种情况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好转,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钓法中,鹤型、龟背等形制的鱼钩,已经近乎无人知晓;日本形制的鱼钩,则在很短的时间内,随着台钓的流行,基本上抢占了中国的鱼钩市场份额,90年以后的钓鱼人,几乎很少有钓友知道,原来我们中国也有将近2000年的鱼钩形制。

写在最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钓鱼占的比重非常大,但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钓鱼的收获性价比极低,所以当渔网的工艺、材料得到发展后,普通阶层的平民,就将钓鱼这种捕鱼方式完全放弃了;而钓鱼这种运动,至少在民国之前,都属于贵族阶层的专属运动;

因此,很多关于传统钓鱼的文化细节,也在历史长河中消散的七七八八,当然,我们是钓鱼人,并不是历史学家,也无须悲春伤秋,当时,将这些知识点作为一个基础知识储备,也可以算作是钓鱼领域之内,实操范围之外的雅趣了。

本文作者:认真的钓鱼
相关推荐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青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