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回升的飞快,天气也是越来越热,而天气一热,,鱼就不好钓了,原因很简单,要么,鱼因为高温,躲到深水区了,要么鱼因为高温,深水区缺氧,就游到水皮上来了;
而不管鱼群在深水区,还是在水皮,都不怎么好钓,尤其是当鱼群在深水区时,能不能将鱼群诱到窝里都很难说,所以,在天气比较炎热时,浮钓,自然成为了首选;
浮钓,简单点说,就是钩饵离底,目的就是为了让离底的鱼群,能更好的找到钩饵,而通常情况下,我们浮钓,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钓离底,第二种,是打飞铅;
钓离底,算是最中规中矩的一种钓法,操作起来虽说有点繁琐,但是胜在简单、易操作,只需要确定钩饵落底了,通过不断向下推漂,让钩饵慢慢离底,一直到找到连续的正口,就算是找到鱼层;
运气好,三五次调整就就找到上浮的鱼群,运气不好,可能从水底找到水皮,都不见得能守到正口,所以,钓离底,往往是新手,或者说鱼情资源比较好的时候使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打飞铅,还是我们首选的第一思路,但是,在实战使用飞铅钓法时,有两点,对新手非常不友好,让很多钓友试了之后,直撮牙花子;
1、线组易缠绕
2、无法从漂相及时抓口
而要说起这两点,就不得不提一下,飞铅钓法的发展史了,毕竟,飞铅钓法在正式命名之前,可是有着不同的名字和叫法的;
飞铅钓法最早的目的,就是为了打水皮
飞铅钓法,到底是谁最先用的,这已经没办法细致考证,但是,飞铅钓法是竞技钓选手中相互交流、传播、流传,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起初,不管是拉饵也好,飞铅钓法也好,其实根本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池塘水域封闭,天气炎热,鱼群多上浮,所以传统的搓饵,不管是打频率,还是守钓,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效果;
所以,早期的竞技钓选手纷纷动脑筋,希望用一种一劳永逸的钓法,能专门打这种鱼群上浮的鱼情,而当时的拉饵、飞铅钓法,就是这样被发明出来了;
飞铅钓法早先并不这么叫,在河南、安徽,管这种铅坠上推,接近漂座的钓法,叫做老猫爬树,在山东、河北等地,光这种钓法叫做蚂蚁上树;
而当时这种钓法被发明之初,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因为铅坠接近漂座,可以快速拉的浮漂翻身,然后钩饵就会接近自然下落的状态,从水皮开始慢慢下落;
而在飞铅钓法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浮漂的长度也就只有30厘米多一点,不像现在这么多花样,甚至使用较长的子线很少,那么将铅坠上推到漂座附近,配合比重极轻的拉饵;
既不会缠绕子线,水皮上的鱼群,也容易找到钩饵,相应的,中鱼率,不仅比搓饵效果要高,就是比普通的拉饵,也是好上很多倍,但是,最大的缺陷,也正在与此;
因为铅坠以下,钩饵落底的行程太长,就算有鱼给口,也无法通过浮漂的漂相来判断,那么,这一点,需要如何应对呢?
飞铅钓法抓口是不看浮漂的
关于飞铅钓法怎么抓口,目前主流的有两种做法,第一种,称之为读数提竿法,这是老鸟们比较常用的一种做法,第二种,称之为看饵抓口法,而这两种做法,其实都很有意思;
第一种、读数提竿法
这种做法到底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其实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如山东、河北的钓友,管这种做法叫做读数提竿,意思就是当钩饵打下水,浮漂站稳之后,就开始数1、2,提竿;
如果没有鱼,那就数1、2、3,最多数到6~8,而飞铅钓法,属于诱钓合一的钓法,一旦有鱼进窝,实际上根本不用数这么长,可能数到1,提竿,就有鱼给口中钩,所以这种做法,非常适合节奏感比较好的钓友;
第二种、看饵抓口法
这种做法,其实现在用的人不太多了,但是在早些年,这种做法是非常流行的,具体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开饵只开白色的或者黄色的饵团;
因为这两个颜色的饵团入水之后,除非水质特别差,正常情况下,大多数钓友只能观察钩饵落水后的情况,前文咱们说了,飞铅钓法是一种诱钓合一的钓法;
属于一边打窝,一边诱鱼咬钩,所以,将钩饵打下去,只要钩饵不见了,马上就提竿,几乎一提一个准,很少会有空竿;
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两个极大的弊端,第一个,是眼神不好的钓友,就没办法使用,亦或者是钓的稍微远点,比如5~6米开外,别管什么颜色的钩饵,落底到底什么情况,是很难判断的;
第二个,就是水太深或者水色太深,这个方法也没什么用,毕竟我们说是打水皮,其实指的是水面以下50~80厘米左右,只要水太深、水色太深,这种方法就没什么用了;
总结
随着钓法的细分,现在的飞铅钓法,自然和当时最早的钓法思路,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只要是垂钓思路没变,不管是抓口、还是线组配置,其实变化也不会大到哪里去;
而新手如果使用飞铅钓法,则建议根据自身的情况,如钓距、视力,选择相应的钓竿、浮漂,这样在实战中,就能有效的避免线组缠绕以及抓不住鱼口,漂相无用这些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