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过春节,再钓比利时,亲人相聚还斩获了欧鲂

钓鱼日记 2020-05-07 11:31:33

儿子公派留学比利时2年多,我和妻子、女儿甚是挂念。

2020年1月20日,我、妻子和女儿一家启程前往探视,经12小时长途飞行,于21日清晨抵达布鲁塞尔。过海关时,上了年纪的边检员翻看着我们老老小小一大家子递上的一大堆护照,道出一连串英语。

大概是问:你们是一家?一共五个?女儿的英语水平尚可,没来得及回应,反倒是读小学六年级的外孙女小声答道:"yes,five。"

边检员露出笑容,递过护照,把手向过关通道一伸,示意过关。

一般来说,通关时一次只过一人,我们一家五口同时放行也算是少见的事。

女儿一家是第一次跨出国门,春节大假加上5天倒休,这才凑够了12天,每一天都很宝贵。

儿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安排了紧凑的旅行时间表,意在让我们领略更多欧洲风情。

一、湖水和小镇

放下行李,来不及清洗旅途的尘土,我们又转机飞往维也纳。

冬日国王湖

我们在机场租了辆车,驾驶它在奥地利的巍峨的山岭间、积雪的原野上穿行。

阿尔卑斯山的雪峰放射着银光,道路两旁宽阔的牧场向远处一直延伸到茂密的森林边缘,高速路旁被冰晶雪花妆点的参天大树在夕阳下闪烁着光茫。

冰雪的世界

黑白对比如此鲜明,难以描述的美丽。

儿子深知我心,特意带我们在奥地利和德国山区的冰天雪地里旅行,仿佛进入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国王湖森林公园

阿尔卑斯山贝希特斯加登地区是欧洲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闻名遐迩的国王湖地处德国境内,是德国最深的湖泊。

国王湖长7.7千米,最宽处约1.7千米,湖岸线长19.96千米,面积5.218平方千米,湖水容量511,785,000立方米,平均水深98.1米,最深处190米。

山腰云雾缭绕

寒冬时节的国王湖畔,峰峦环伺,白雪皑皑,两岸崖壁矗立,犹如刀劈斧削,如此陡峭的绝壁上满是挺直的大树,飘荡的云雾在山腰缭绕,雾淞妆点着湖畔的树林,冰晶在阳光下闪耀着宝石般的光彩。

胖胖的导游一曲吹罢,余音袅袅

留着德式小胡子的胖导游上船伊始,便指点着起伏不定形态各异的峰峦声情并茂地诉说着什么,嗓音略带沙哑,很是亲切,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是英语还是德语?

奥地利的高山湖泊

同行的两个在读博士也不明就里。

看着满脸困惑的我们,导游继续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谨与执着娓娓道来,不显窘迫。

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湖湖水清澈见底

船至半途,导游拿出一把小号,吹奏起来,刹那间,嘹亮悠扬的乐曲在群山间响起,清晰、流畅、婉转的回音在乐手有意拉长的间隔中于山谷森林中回转激荡。

奥地利湖畔的小镇

一曲吹罢,余音袅袅,渐消于无形。

雪峰相峙,空谷传音,碧水清澈,倒映着蓝天白云,银装素裹的国王湖国家森林公园冰雕玉琢,恍若仙境。

小镇一角

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小镇号称世界上最美的小镇,因有丰富的盐矿又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盐都。

小镇的欧式建筑样式各异、造型别致,色彩斑斓,自波光粼粼的哈尔斯塔特湖岸错落有致地直上半山,厚厚的积雪也难掩其震撼的视觉冲击。

小巷一尘不染

我曾经盛赞过瑞士日内瓦湖的清澈见底,今天才见识到什么是清澈——水下八九米深处的砾石清晰可见。

这一带星落棋布的许多高山湖泊水质俱都相差无几,难怪这里的烤鱼之鲜无以伦比。

奥地利最美的小镇哈尔施塔特

放眼望去,天鹅、野鸭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湖面游弋;蓝天飞云,碧波荡漾,淡淡的薄雾在峰峦间缭绕;白雪皑皑的群峰和积雪覆盖的幽静山谷环绕着美丽小镇。

年关将临,没有丝毫年味儿的奥地利山水让人流连忘返。

阿尔卑斯山贝希特斯加登地区是欧卅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

二、维也纳的艺术走廊

除夕的前夜,我们返回维也纳,早起漫步别具风情的维也纳街头,皇宮,古堡,端庄华丽的中世纪风格的楼宇和现代摩登建筑比肩而立。美泉宮、美景宮、沃夫堡宮、史蒂芬大教堂、圣奥古斯丁大教堂、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

维也纳博物馆门前的街头艺术家吸引人们驻足观看

每一处都闻名遐尔,游人如织。在著名的中央咖啡馆坐下来品尝咖啡和美味的甜点时,国内已近黄昏,除夕临近。

每逢除夕,我们都会围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儿女都大了,少有齐聚身边的时候,春晚却是务必要看的。

维也纳的烤肘子极其味美

今年的大年三十,一家人团聚在地球的另一端,看不到春晚,看不到红彤彤的灯笼和吉祥的舞狮,更听不到鞭炮声。

不过,我们一家却能难得地聚在一起,在维也纳街头徜徉,和肤色不同、穿着各异、互不相识的人们擦肩而过,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体验。

然而,当我关注到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重的时候,我的心理又充满牵挂,牵挂我的国家,我的同胞。

维也纳圣尼古拉大教堂

大年三十的晚餐照例不能马虎。

出门在外,年夜饭要像国内一样鸡鸭鱼肉俱全是不可能的了,品尝一些维也纳美食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找了一家网上好评如潮的餐馆,还真不错,桌椅讲究,装修精美,富有欧洲特色。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大厅末端,一排三个黄铜制作的巨大啤酒酿造罐一字排开。

这家餐厅自酿的啤酒风味醇厚,酒香浓郁。

第一道菜上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当地时间15点,这正是国内辞别旧岁迎接新年的时刻,热热闹闹的春晚正在敲响新年钟声。

维也纳建筑

今年,一家人在维也纳举杯辞岁,天光大亮迎来新年让人觉得多少有点怪异。

菜品并不算丰盛,一道炸猪排却颇有特色,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配上胡椒粉、奥地利风味的蘸酱和现挤的柠檬汁,让人拍案叫绝。

德式小香肠、奥地利腊肠、鸡排和炸土豆条虽然并不出色,但对于饥肠辘辘的我们来说也是美味。

维也纳美泉宫

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上来的烤肘子,色香味俱佳,外皮闪着润泽的酱红色油光,和高厨烹制的佛跳墙一样漂亮,完全不像普通烤肉那般黯淡无光,切开酥脆的外皮,晶莹的肥膘和粉红色的瘦肉发散着浓郁的烤肉香气,让人食指大动。

大大的肉块在口齿间翻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外皮的酥脆,中间的油脂和肉汁的润滑,最里边的瘦肉则是鲜嫩和筋道兼具,鲜美的滋味激活了舌尖上的每一个味蕾,我连吃了好几块。

维也纳美泉宫是茜茜公主住过的地方

一到维也纳,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莫扎特、贝多芬的美妙旋律。

这里音乐胜地,举世闻名的作曲家、音乐家的塑像比比皆是,在这里听一场音乐会的冲动油然而生。

我们匆匆赶到久负盛名的金色大厅,一周之内的门票都已售罄,注定与顶级音乐会无缘。

维也纳街角,现代的小汽车与古老的马车并行

我们又赶往国家歌剧院,晚6点上演的普希金著名的芭蕾舞《奥涅金》还有少许站票。

虽然我不喜欢悲情剧,但这是顶级殿堂上演的芭蕾,我要欣赏一下。

刚刚迈进四楼的看台,乐池里已传出悠扬的旋律,大幕徐徐开启,美丽的达吉雅娜翩翩起舞。

维也纳中央咖啡馆排起长龙

忽忙之中,夫人在昏暗的走廊里一边看台上的舞蹈,一边看脚下,又提醒我脚下有台阶,不想她自己却一脚踏空,五级台阶一步就下去了!

我们这个年纪摔跤可不是玩的,全家大惊。

扶她起身,她动动手足,除了皮肤有些擦伤,并无大碍,谢天谢地。

夫人的这一跤正值大年初一二更时分——大步跨进新年,鼠年好运!

中央咖啡馆的甜点

富丽堂皇的国家歌剧院座无虚席。除了风尘仆仆的我们,剧院的观众大都穿着正装。

留着德式大胡子温文尔雅的绅士旁边总有风姿绰约的女士相伴。

舞台上,奥涅金和达吉雅娜在一群俊男美女的烘托下,时而轻盈舒缓,时而激情奔放,尽情演绎着一场青年男女间的悲情剧。

莫扎特的雕像

实际上,我并不懂得芭蕾舞的舞蹈语言,却大概记得原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故事梗慨。

我并不喜欢奥涅金,扮演者却用他优雅的舞姿充分地展示了人物的轻浮与傲慢,狂热与真诚,逐渐把我引进剧情。

幕间休息,夫人还在和场内的观众一起鼓掌。我问她腿还疼吗?夫人手扶膝盖,面露难色,嘴上却连说没事,精彩的表演让夫人忘却了痛苦,最后吸了口冷气说出了实话:"还是有点儿痛哦。"

在美泉宫眺望维也纳

三、冰岛的北极光

大年初一应该是睡懒觉的日子,一家人却起了个大早,飞赴冰岛看极光。

飞机刚下降,冲破乌云,就有雨滴落在舷窗上,正逢大雨,只怕愿望要落空。

冰岛的火山口

我们照例租车,车子刚出机场,就驶上冰雪覆盖的广袤原野上,原野上寸草不生,只有苔藓顽强地生存。

近半个小时的车程,除了迎面而来的车辆,居然不见一间房,一个人、一棵树,只有温泉、喷泉、瀑布等自然景观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一路上,时而大雨如注,时而云开日出,一时又雪花飘落。当地有句俏皮话:"你不喜欢冰岛的天气?过5分钟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途经超市,我们釆购了未来三天的食物。这里的物价实在是高,价码标注的是冰岛法郎,即使折算为欧元,也比瑞士、法国贵好几倍,只有当地出产的羊肉、鳕鱼比较便宜,上好的羊腿850法郎/千克,折算成人民币还不到25元/斤。

冰岛的斯科加瀑布

晚间5点多,天已黑尽,早上睡到自然醒,天还未亮,时钟显示已是上午9点多。

冰岛位于北极圈边缘,气温很低,火山口、瀑布、温泉、冰川、泻湖十分常见。

温泉很特别,泉眼处雾气蒸腾,高高的水柱时而从泉眼冲天而起,消退后泉眼依旧如故。

瀑布很多样,黄金瀑布和众神瀑布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塞里雅兰瀑布和斯科加瀑布银光闪烁飞流直下,给人不一样的震撼。

冰岛南端的海滩,宽阔的沙滩上点缀着千奇百怪的礁石,狂风吹雪,白浪拍岸,黑云压境,海岸、礁石、沙滩,全部黑黢黢的。

我第一次见到黑色的沙滩,感到很惊奇。

据了解,冰岛形成于火山喷发,那些礁石、砂砾、土壤都是由黑色的火山岩风化而成。

魔幻的蓝绿北极光在天空中优雅地掠过。

无数旅者从世界各地飞赴冰岛,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为一睹梦幻般美丽的北极光。

冰岛的北极光全年都有机会出现,不过从9月到次年4月期问机会更大,10月到3月是最佳时机,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温泉比比皆是

1月未的冰岛,下午5点多天就黑了,我们玩到八九点钟感觉就像熬到了子夜,困顿不己,第二天早上睡到白然醒,肚子咕咕直响,算来应该在七八点钟早餐时间,开灯看钟发现竟然快到10点钟了。拉开窗帘,窗上的冰花闪闪发亮,窗外却漆黑一片。

人在冰岛,生物钟却仍是北京时间,短短几天根本调不过来。

天公不作美,之后一连三天风雨交加。转眼到了冰岛之旅的最后一个长夜,我们夜宿荒原之中一栋独立的小木屋,住在这里为的就是摆脱光污染,便于欣赏极光。

冰岛黄金瀑布总有彩虹相伴

一家人围着餐桌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冰岛的蛮荒与奇景,飞扬的大雪越下越大,一顿晚饭的工夫,门外的车顶已经落上厚厚一层积雪,四下成了雪的世界。

这样的天气注定与极光无缘,我们断了念想,没人愿冒着大雪出门等待奇迹的出现。外孙女却是不知疲惫,雪下得越大,她越是兴奋,拉着舅舅要堆雪人看星星,俩人捂得严严实实,拿着望远镜出去了。

冰岛的WLAN信号不错,我们围着电视找出重播的国内地方春节晚会消磨时光,门外传来一大一小两个人嬉笑打闹和雪铲铲雪的声响。原来,他们一连堆了两个胖乎乎的雪人。

冰岛奇特的黑沙滩

大雪依然下个不停,天边却露出点点星光,头顶的云层和天际的远山之间竟露出一片晴空。

两个人蹚着雪,走到暗处看星星。小外孙女突然转身,兴奋地大叫:"极光!"

声音之大让屋内的我们听得真切。大家连忙穿衣戴帽,一涌而出。

只有我没动,雪花纷飞的天气看极光?小外孙女拼命在窗外敲击窗框,声音急促得仿佛发生了火警:"姥爷,快出来看极光!"还没等我穿戴齐整,门外已经响起一阵跺脚的声音,他们回来了。

冰岛雪原上独立的小屋

女儿兴奋地说:"缥缈绚丽,极光名不虚传,老爸没看见真可惜了。" 我来到门外,雪花漫天,云层遮盖了星空,哪里还有什么极光?看来我真的错过了。

冰岛壮观的间歇泉

四、法兰西一瞥

时间已经过去了9天,外孙女要看看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按说整个法兰西都被大罢工搅得一塌糊涂,实在不适合观光。

巧的是,罢工居然在前一天结束了。我们走马观花游玩两天,给小外孙女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巴黎的繁华与浪漫,不是卢浮宫的丰富藏品和艺术价值,也不是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而是看到巴黎噪声大、速度慢、设施陈旧的地铁。

不管是在巴黎歌剧院外、香榭丽舍大道的人群中,还是在巴黎圣母院和凯旋门的广场上,甚至在卢浮宫里里外外都可以看到配着长短双枪巡逻的武装警察。

傍晚的巴黎

巴黎的夜,华灯初上。辉煌的灯火照亮夜空,勾勒出别具一格的欧洲中世纪建筑端庄华贵的轮廓,再配以写实的雕塑,欧洲的建筑艺术分外鲜明。

美丽的塞纳河上,灯光绚丽、美不胜收,舟楫在一座座风格迥异,散发着浪漫气息的大桥下穿行,灯光下的一切,都和白天截然两样。

我们办了三个月的签证,女儿却只有12天的假期。我们预订的布鲁塞尔至北京的航班依旧,转机成都的航班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爆发而取消。

巴黎卢浮宫

女儿单位通知假期延长,正好多走几个地方,让外孙女多些见识。女儿则决定改签当日的航班。

她做得对,逃避不是办法,该面对的就要勇敢面对。

我们从国内出发时,新冠肺炎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短短几天工夫就迅速扩散,来势之猛举世皆惊,令人揪心。

埃菲尔铁塔亮起灯光

欧洲的各个旅游景点依旧人头攒动,但是大多数亚洲面孔的游客都戴上了口罩,一些药店的橱窗上贴着"店内有口罩出售"的中文告示,普通的口罩要2欧元,3M、N95则卖到了9欧一只。

在机场送行的时候,小外孙女很坦然,她这个年纪还不明白这个时候回国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我清楚,女儿、女婿将要和新冠肺炎直面相对,要和全国人民一起面对危局,坚守岗位,做好自己该做的,为取胜而战。

五、再钓比利时

送走了女儿一家,我开始收拾渔具。

儿子把早已给我买好的钓鱼许可证交给我,我看了看,觉得有点儿不一样,仔细一看价格,几乎比上次贵了一倍,上次28欧元,今年48欧元,加上2.85欧元的税金,已经50欧元出头了,但是算起来比国内要便宜得多,我在三岔湖和龙泉湖钓鱼的时候,要买两个证,一个证即使优惠价也要650元。

钓鱼许可证

比利时的钓鱼证在弗拉芒大区范围内的河流湖泊和运河都可以钓,该大区包括根特,一共四个省,换句话说,半个比利时都可以随便钓(当然不包括私人水域)。

儿子说:"您今年的钓鱼许可证是比利时最高级别的,连受保护的两种鳟鱼、一种鲈鱼、一种鳗鱼和Pike(白斑狗鱼)都可以钓。不过,允许带走的鱼,不仅限定数量,还规定了尺寸。譬如白斑狗鱼,体长30~70厘米的一天可以带走一条,其他尺寸的白斑狗鱼,不论大小,钓出水后都必须立即放流。七腮鳗鱼、阿利斯鲱鱼、惠特泥鳅、施耐德和当地土生的小龙虾等是不能钓的,连放进桶里都不允许,这很重要,必须记下来。只要钓到不认识的鱼,不要犹豫,立即放回去。否则警察会给您找一大堆麻烦,还少不了罚款,罚得您心痛。我给您详细讲讲……"

儿子这一通翻译加讲解,用了将近一小时,听得我头都大了,还不如买上次的那种不允许将鱼带走的许可证省心,钓一条放一条多省事!

儿子看着我笑:"是谁抱怨在比利时钓了那么多鱼连什么味道都不知道来着?"

根特街头的比利时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

刚刚入夜,冰雹突袭,房顶的瓦和门外停放的一长溜小汽车突然之间噼里啪啦响声一片,密如炒豆,路面上豆大的冰粒密密麻麻。

天气预报显示,第二天阴有阵雨,气温0℃~3℃,下降明显,这种天气不适合钓鱼。鱼是变温动物,气温突降,钓鱼就不用惦记了,安排别的项目吧。

我们租住的地方虽然贵点儿,但从这里到儿子就读的根特大学,到火车站,到大型超市都近。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离钓鱼的地方近。

近到什么程度?出了门不管朝哪个方向走,半个小时之内必定有小河或运动,要不然就是湖泊,总有可以钓鱼的地方,向北或向东更近,以散步的速度走,十一二分钟就到小河。

比利时根特市的小河,不时可见私人小艇

根特市距离北海大约五六十千米,斯凯尔特河和莱斯河在此相汇,还有许多小河和特尔钮曾运河相连,水网密如蛛网,河里生长着鳟鱼、乔鳟鱼、赤眼鳟、鳗鱼、鲈鱼、梭鲈、黑鲈、河鲈、鲑鱼、欧鲫、欧鳊、冬穴鱼,还有"陆克文""活塞""句鱼"等许多我从来没听说过更没见过的鱼类。

这里甚至还有体长超过70厘米的白斑狗鱼,它是这里最凶悍狂暴的鱼类,能轻松拽断5#强力线,几乎每一个欧洲的钓鱼人都希望能亲手钓上一条够尺寸的白斑狗鱼,我当然也不例外。

根特蜿蜒前行的小河

蜿蜒静谧的小河在市区婉转前行,河畔林木森森,柳树、山核桃、栗子、梧桐、橡树和许多叫不出名的大树后面露出一栋栋样式别致的小别墅,几乎每幢别墅门前都有通往河畔的小路。

比利时是个富裕的国家,私人小游艇很常见,河边常见停船的小码头,在我看来,那里更适合安放钓椅,是绝佳的钓位。如果他们也爱钓鱼,那将何等幸福。

准备好了钓鱼,晚上却下起了冰雹

六、斩获欧鲂

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我起得很早,室外遍地白霜,气温只有1℃。

在成都,这种低温天气是不能钓鱼的,但在比利时又当别论。根特的纬度和哈尔滨相差无几,哈尔滨的钓鱼人尚可破冰而钓,何况根特受海洋暖流影响,小河、湖泊都不结冰,鱼儿习惯了这样的低温,也许能照常觅食呢?

只有试验才知道行不行。

一年前的秋天,我曾在这一带钓过鱼,对钓点的优劣一斤心中有数。

我在小河和附近的皮划艇赛道各选了两个避风的钓点,打下诱饵静候鱼儿上钩。这四个钓点都是深秋时节出鱼较多的地方,一次也没有放空过。

小河通向皮划艇赛道的水道

小河里赤眼鳟和欧白鱼很多。我今天就瞄准这两种小鱼,用0.8#主线、0.2#子线、2#袖钩、9目短脚短尾小号浮标,意在增加隐蔽性,提高灵敏度。

冬天实在太冷了,秋天满河都是的赤眼鳟和欧白鱼,到了冬季全都躲得无影无踪。

一大团钓饵用尽,浮标一下没动。

水流加上顺风,浮标缓缓顺流而下。

这种情况下饵料的耗费几乎要多一倍。秋天的好钓点到了冬天并不管用。

眼下,冷风直灌脖领,手足开始发僵,我得起来活动活动。

一连三日浮标未动一下

寒冬里,大树树叶落尽,夏日的绿荫、秋天绚丽的猩红和金黄色树枝,都变成了光秃的枝桠,直指蓝天,景色略显苍凉。

比利时人喜欢锻炼,男女老少都喜欢跑步骑行,大街上很难看见法国那样多的胖子。

看着在步道上跑步的一对对情侣,我突然觉得河边似乎少了点什么。

对了,除我之外,一天下来我没看见一个钓鱼的人。

秋天时,钓鱼人的身影可是随处可见。

看来,这种天气实在不适合钓鱼。

“四不像”被遛至岸边

风越刮越大,天越来越冷,我实在钓不下去了。

临走时,我在小河找了一处有障碍物的位置和一处有回水的地方,把剩下的饵料全都撒光。

小河里肯定是有鱼的,天再冷,鱼也要吃东西。秋天的好钓点,如今没有鱼,它们一定藏到我不知道的地方去了。

那么,我就在小河里把鱼找出来。

寒冬时节,聚集鱼群需要更长的时间,每一个钓点我都准备连钓三天,没鱼就放弃,每天再新添两个钓点。

我与我在比利时钓到的第一条鱼合影

四处打窝寻觅鱼踪的确是个笨得不能再笨的笨办法,但也是最可靠的办法。

天气越来越糟,三天下来我依然没钓到鱼,但寻觅鱼儿藏身之地的计划却依然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搜索的范围也一天天扩大,计步器上显示,我每天都要走15000步以上。

每天往返于6~8个钓点,夫人跑累了,宁可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也不跟着我挨冻了。

昨天的8个钓点被我放弃一半,今天新添的钓点钓了几次,一无所获。我报最大希望的有两个,一个是小河通向皮划艇赛道的拐弯处,另外一个是距拐弯处不到150米远的一个宽阔的小码头,这一带我还是第一次来,说实在的,无论怎么看,后者位置都不及拐弯处的那个钓点,但是那个小码头比其他码头大了一倍还多,而且有宽阔的台阶相连,上下码头、安放钓椅实在太方便了,取水也十分便利。

我顺便打了点儿诱饵,诱饵的量还不及拐弯处的一半。每个钓点补少许诱饵就花去了不少时间,等轮到拐弯处的钓点时已经十点多了。

欧鲂特写

每个钓点照例钓30~40分钟,拐弯处足足用了一个小时。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11点已过,一无所获。今天的风有点儿大,这个位置正当风口,羽绒服加毛衣也抵挡不住。

那个小码头比较避风,原计划下午才去钓,提前去试试。

跑了两趟才把家搬完,已经快11点半了,我连拉了十余竿,大饵布窝,然后抛下钓组静静等候。拐弯处的钓点那么好,都没有动一下,对这个钓点,我就更不抱什么希望了,坐上钓位,

抛下钓组,纯粹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让下午的时间不至于太紧张。

身后不远就是眼镜湖公园,环湖的小路上不时有自行车飞速而过,三三两两的跑者矫健的脚步声时有所闻。

对面一排大树后露出红瓦白墙的小屋,出来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站在原地看着我,大概在奇怪哪里来的疯子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钓鱼?两只野鸭在水面相顾欢叫,几只浑身黑羽毛、雪白鼻梁的水鸟在岸边觅食。

这些水鸟十分聪明,用鸭子一般的脚蹼把水草拍得啪啪直响,将赶出来的小鱼或小虫敏捷地一口吞下。

我心一动,这里水鸟这么多,是不是水下有欧白鱼和赤眼鳟呢?这可都是我的目标。

欧鲂特写

风逐浪高,河面波澜起伏,浮标上下浮动,这样是看不见顿口的,看得我眼睛都花了。

一只水鸟慢悠悠地游了过来,不知是不是想看水下是否有小鱼吃。

秋天小杂鱼多的时候,我在皮划艇赛道上钓上来的欧白鱼有近一半都喂了水鸟,其中大部分都身强体壮、动作矫健的 海鸥抢先吞下,黑鸟得到的十不及一。

这里没有海鸥,黑色水鸟过来想试试运气,就在它快要游近的时候,浮标上升得似乎有些滞后,我下意识地伸手抓住竿把,浮标紧接着向下急钻,几天来盼望的浮标终于出现一个标准的顿口,我急忙提竿,手上传来刺中鱼儿的清晰感觉,凭经验判断,小鱼不过二三两,无疑是条赤眼鳟,这一带这种小鱼最多。往岸边牵鱼的时候,我又觉得有些沉,我还没有见过三两以上的赤眼鳟,这一次肯定有三两以上。

赤眼鳟和国内的鲫鱼挣扎特点相差无几,手上能感觉到高频次的震颤,大点的鱼还能变向游走。

这条鱼横向移动的力量不大,符合半大的赤眼鳟的特征,却感觉不到那特有的震颤,冬天冻僵的鱼有时候也是这样。

“50+”欧鲂

把鱼牵到接近水面的时候,我隐约看到一个长长的黑影,足有50厘米,这让我既惊又喜。

为了钓赤眼鳟,我用的是0.2#子线和最小最细的鱼钩,钓上如此之大的鱼结局肯定是个悲剧。鱼一边缓缓兜着圈子,一边被我小心翼翼拖上水面,露出宽阔的身体。

我的判断不错,也许50厘米还打不住。那是一条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鱼,既像鲫鱼身体宽阔、背脊高耸,又长着一个鳊鱼般的小脑袋,鲂鱼般细细的鳞片不是白色,而是鲤鱼一样的黄色,配上鲢鱼似的细长尾巴,显得不伦不类,整个一个"四不像"。

还不等我细看,这怪物刚一出水就惊了,突然翻身摆尾,发力下潜,竿梢向下一弯,几乎插进河水,鱼线发出绷到极致的呜呜声,我的心也同时绷紧,砰砰直跳。

我着实不敢和鱼硬抗,连忙将竿子侧向一边,同时向右后牵引。

在钓组几乎崩溃之前,鱼转身了,随即弯曲身体,准备下一轮冲刺。我赶紧竖直鱼竿,在鱼刚刚发力时就引它转身,先和它周旋几个回合再说。

不想,鱼的第二波冲刺绵软无力,竟然在它还没发出全力的时候,就被我成功地牵引转身。

最终,它乖得就像个小绵羊,在水面转了五六圈就翻出了白肚皮,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让我觉得这是个梦境。

鱼躺在水面,嘴巴一张一合,身躯无力地扭动着。我盯着鱼,一时无计可施。

几天来,我一直瞄准小杂鱼而一无所获,压根没带抄网。可这一刻非用抄网不可,可抄网却还在钓鱼背囊里。

每当我俯身去够背囊拉链的时候,鱼就借机往水下一钻,我就要小心翼翼地牵引好一阵,才能把它重新拽上水面。

这时,三个碧眼栗发的骑行者由远及近,我对着她们大喊"helio(你好)",姑娘们对我礼貌地挥挥手,回了个"你好",笑容满面地从我面前飞驰而过,完全没看见我的窘境。

我想,这是因为这里的钓鱼人都是随钓随放,很少有人带走鱼获,从而想不到我是在求援。

而这条鱼对我意义非凡,它是新年我在比利时挨饿受冻好几天钓获的第一条鱼,我一定要合影留念。

这时,一个留着大胡子的高个子中年男子步伐矫健地沿路过来。我向他求援,他立即停下脚步,友好地打招呼说"你好",看来这里的很多人都会这一句。

我的英语水平仅限于打招呼,还不能和人交流,只好用手比划,他很聪明,看我用手指了指小河里的鱼,又指了指钓鱼背囊,就明白了我的诉求,利索地帮我组装好抄网。

我接过抄网连声道谢,他说了一大串,我只听明白了一个单词: vis——荷兰语的鱼,大概是在祝贺我钓了一条大鱼。

今年元旦,我在国内钓鱼当了回空军,春节大假一直忙着旅行欧洲,没能钓鱼,却在大假的末尾如愿以偿,用0.2#的子线,钓到一条体重1.6kg的鱼。对于0.2#子线而言,这绝对是一条大鱼。

在比利时钓鱼,你可以没有秤,但是一把尺子是必须配备的,而我两者都有。正如我的判断,这条鱼体长52厘米,宽14厘米。经查证,这条鱼就是欧鲂,是斯凯尔特河和莱斯河中很常见的鱼。而我则希望在比利时侨居的有限时间里,能够钓到更多没见过的鱼。

本文作者:悦钓钓鱼视频
相关推荐

这个春节,疫情中居家一个月的心理历程

原创推荐活着就是责任就是幸福

准备春节前的收杆战,奈何鱼口不给力

原创李无名

带着鱼竿去旅行 穷游欧洲

原创老泥鳅

春节假期最后一钓失败了,估计4至5斤吧

原创推荐申小平

春节第一钓,6条六六大顺,好兆头

原创推荐鱼毒之殇

春节前的一战释放内心的钓瘾

原创推荐利剑666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青鱼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