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2月09日 18:38
天气:晴天☀️
钓场:江河
饵料:酒米、红虫
平台上看到冬天钓鱼,以腥味料为主,特别是冬天野钓鲫鱼,用腥味料打窝最好。早上饭后,在阳台外边的花架上找出了春天晒的干鱼虫,打开塑料包装袋一闻,简直是腥味熏天,是干虾、海鱼腥味的好多好多倍。怎么让干鱼虫入水后不漂浮,长时间留在窝内,我首先想到了玉米面。问老伴家中是否有玉米面,老伴从厨房里拿出了一小袋黄橙橙的玉米面。太好了!抓紧用锅烧开水,找来容器,抓了两把干鱼虫放在里面;太腥了,抓紧倒入一点玉米面,用开水一烫,用种花的铁铲搅拌均匀,鱼虫已经化开,和玉米面熔为一体,分不清干红虫与玉米面了。加工过程中,腥味儿直往鼻子里钻,熏得我好半天才缓过劲来。今天就用它打窝了,再加上酒米,看看效果如何!
九点多钟,骑电动车从家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汉王老钓场。河的北岸已有好多钓友们在钓鱼,我们选择了南岸的老地方,仍在老钓点打窝钓鱼。我选用6.3米的鱼杆,老伴仍坚持使用她最爱的5.4米的溪流杆。还是我们半个月前钓鱼的钓点,我用6.3米的鱼杆打了两个窝,象前面描述的一样,先打了用干红虫与玉米面溶合一体的腥味窝料,又用酒米在原处打了窝;老伴则用5.4米的鱼杆按照上述方法同样打了窝。看看手机,10点20分。按照惯例,11点左右可以钓鱼了。
我开始拴杆绑线,选漂调漂,架上支架,做着钓鱼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老伴又拿着铁铲、塑料袋去野地里挖野菜去了。准备就绪,我沿着河边转了一圈,河岸平台上全是泥水。城市里没有结冰,可农村的河边却结了薄冰,太阳出来一晒,全都化冻了,变成了泥水,踩的两只鞋底成了泥蛋,走路都迈不开步子。回来后十一点了,开始钓鱼。先在西边的钓点,因为东边的钓点有大棚的荫影,显得格外阴冷。鱼钩挂上红虫,放入窝内,不到五分钟,鱼儿咬钩了,鱼漂慢慢上顶不到一目,眼疾手快,提杆中鱼,第一条鲫鱼上岸了,也是第一条开杆鱼被钓了上来。整理好鱼钩,再次放入窝内,不一会儿第二条鲫鱼又以同样的方式咬钩被钓了上来。今天鱼儿有口,放下鱼杆,抓紧喊老伴过来钓鱼。
继续钓鱼。老伴提着野菜回来了,看到上鱼了,抓紧放下刚挖的野菜,拿起鱼杆,挂好红虫,开始钓鱼。今天的鱼口特别轻,基本上每一次咬钩浮漂都上浮,上浮幅度不大于两目,而且异常的慢,所以眼睛要盯住浮漂,一刻也不敢放松。我又连续钓上来几条鲫鱼,老伴的浮漂则一动不动,象定海神针一样纹丝不动。问老伴是不是忘记了窝子的位置,老伴讲没错!河中倒影高压线铁塔的塔尖处,不会错的。让老伴先到我的窝子钓鱼,让她的窝子再等一会儿。
我提杆到东边的钓位钓鱼,老伴来到了我西边的钓位钓鱼。不一会儿老伴第一杆就钓到了双飞鲫鱼,虽然不是很大,但有一条也是上两了。我到东边的钓位后,连续钓上来几条鲫鱼,虽然说不上连杆,但是对于这个季节来讲,上鱼的频率算是快的啦。
今天上午打好窝十点二十分,除了老伴打的窝子没有鱼光临外,其它两个窝子一直钓下去,中午一点了,想再打个窝子继续钓下去,但是看看现有的两个窝子还在断断续续的上鱼,便打消了再打窝的念头。我与老伴分别在东西两个钓点,从十一点开始一直钓到下午四点,太阳快落山了,还有鱼儿来窝内,还有鱼儿来咬钩。我想这就是干红虫与玉米面的溶合体在窝内发挥了作用!窝内的酒米肯定早就没有了,但是干红虫玉米面只有大个体的鱼儿能吞进嘴里,象鲫鱼这样的小个体鱼儿只能慢慢的享用,象打窝器大小的玉米面团够它们慢慢享用一天的了,河水泡不化,自己又不能分化,作为鱼儿的零食,让鱼儿欢快的享用吧。一直钓到下午四点,我们才收杆,回到家已经五点一刻了,天慢慢黑了下来。
十几天没钓鱼了,昨天电动车电量不足,去了王窑大沟,钓了四条鲫鱼。今天电动车充足了电,骑车去汉王钓鱼,收获还不错!
发给朋友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