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钓出鱼怎么样,昼夜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秋钓技巧 2019-10-14 14:01:14

钓鱼人都知道,气温和水温影响着鱼类的活动。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气温水温的变化趋势对鱼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对鱼获多少至关重要。气温水温的变化,体现在月、日均气温差及水温差,昼夜气温差,水层温差等等。

一、夜间温差值对钓鱼的影响

一天之中,从黄昏到笫二天拂晓前,温度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有大有小。在黄昏以后,晚上7时左右和笫二天早晨7时左右的温度差值叫做夜间温差值。

夜间温差值与钓鱼有密切关系。晚秋、冬季、早春,夜间温差值大于5摄氏度时,很难钓鱼,很可能打白板。去到塘边、河边,常常看到岸边的浑水变清了,甚至清彻见底。这是因为夜间降温多,特别寒冷,鱼儿躲在深水处一动不动,不会游动到岸边,所以岸边水特别清彻。笫二天鱼儿仍觉寒冷,懒动懒开口。出钓一天,常常是不见浮漂动一下。相反,夜间温差值小于2摄氏度,夜里降温很少,鱼儿不觉得特别冷,夜间仍四处游动,笫二天正常觅食。这样的天气出钓会有收获。

虽然夜间温差值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确实举足轻重。多次验证,该温差值大于5度时不宜出钓,出钓不是打白板也是难钓几条。而夜间温差值小于2度时,倒不一定定获丰收,因为影响因素多多。但可以出钓,收获或多或少。

可以推想,夏季夜间温差值也同样会对钓鱼有影响。不过,应是夜间温差值越大,笫二天越是好钓鱼。夏季夜间降温较多,鱼儿感觉凉爽,夜间活跃,笫二天早上适宜垂钓。常说的夏钓早,是普遍规律。夏钓早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夜间温差值的大小。这一点,只是推测,相信可以得到验证。

二、昼夜温差对钓鱼的影响

昼夜温差的大、小对钓鱼的影响。全天24小时温度最高值大约在下午2—3时,最低值大约拂晓前5—6时。24小时之内最高与最低的温度差值越大,越难钓鱼。温差差值大的主要原因是大晴天,大太阳。红日高照,使水表层温度迅速升高,造成水表层水底层温差拉大,影响鱼的觅食活动。

天气预报提供的每日最高最低温度可作参考。如果两者之差较小,比较适宜出钓。反之,如果昼夜温差值很大,出钓的收获可能不多。

冬日,无冷风的阴天或只有花花太阳(微有阳光)的多云天,之所以易上鱼,就是因为昼夜温差值较小。相反,艳阳高照,晒得人脱衣服,昼夜温差大,鱼很难咬钩。

总结,夜间温差值大,昼夜温差值也大,就简直休想上鱼了。

在初秋高温酷暑时节,鱼类生理上对高蛋白、高脂肪的饵料需求不强烈,多会选择素饵进食,例如面团、米饭粒、玉米面、蚕豆粉等。特别是生长在肥水里的杂食性鱼类,喜食素饵的特征尤为明显。如果此时你选用荤腥饵料,很难钓到个体较大的鱼,反而会招引小鱼闹钩。鱼类喜食素饵的特点一般会随水温逐步走低,延续到“白露”后才开始发生变化。

当时间进入仲秋,即“白露”至“秋分”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步走低,鱼类食欲开始增强,食量明显增加,呈现出明显的杂食性特征(肉食性鱼类除外),也就是荤素皆宜了。这就给我们用饵提供了方便,用荤腥饵、素饵都能钓到鱼。特别是杂食性鱼类如鲫鱼、鲤鱼、鳊鱼、草鱼(怎样钓草鱼)等,皆会表现出荤素不拒的特点。

当时间进入深秋,即“寒露”至“霜降”节气,鱼类为了增加身体的脂肪,抵御即将到来的严寒,在生理上对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需求明显,其食物“菜单”中的荤腥比例增加。我们在饵料的选择上,要迎合鱼类口味的这一变化,多使用荤腥饵料。若使用天然饵料,要多用蚯蚓、红虫、蛆虫等;使用商品饵料,应该在饵料里掺入一定量的虾粉或鱼骨粉,提高饵料的高动物蛋白成分。

随着冬季临近、气温进一步下降,鱼类喜食荤腥饵料的特征更加明显,荤饵的上钩率进一步提高,野钓时的最佳饵料几乎非红虫、蚯蚓莫属,用商品

饵则要多选含红虫、虾粉成分的产品,方能提高上钩率。

从“立秋”到“霜降”的整个秋季气温的转变过程,也是大多数鱼类食性从素转荤的变化过程;我们在选择饵料种类时,要紧随其食性变化要求,努力做一名鱼类的好“厨师”。

我国幅员辽阔,秋季南北温差很大,笔者以上所述,只是黄淮地区秋季鱼类活动和觅食的一个总体变化趋势,仅供钓友参考。各地钓友应该根据本地的气候、气温变化(而不是节气变化),及时观察、分析当地的温度变化对鱼类活动及觅食的影响,总结出一套切合实际的秋钓经验,以便取得好的钓绩。

本文作者:纸上谈鱼
相关推荐

秋季钓鱼心得分享,想提升渔获的别错过

兰博万

秋季用粗子线野钓是否会挡鱼口?影响野钓鱼口的原因

农村钓鱼人表哥

秋末钓鱼,钓深还是钓浅?选错就是浪费时间去喂鱼

光头鱼司令

秋季钓鲤鱼心得分享,经常钓不好鱼的来看看

兰博万

秋季除了钓鲫鲤,这几种鱼在晚秋鱼口特别好

认真的钓鱼

深秋时期,遇到鱼不吃饵时的一些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趣野钓

入门 调漂 饵料 路亚 海钓 水库 坑塘 江河 台钓 四季 钓法 鲫鱼 草鱼 鲤鱼 青鱼 全部↓